全自動清洗消毒器的日常維護
一、日常清潔
全自動清洗消毒器的每日運行前和運行后,至少常規(guī)清潔各一次,清潔的范圍包括表面、內艙及輔助設備等。清潔過程中按照日常維護記錄表進行檢查和評估,特殊情況應采取對應措施。日常清潔的具體操作如下。
1.表面
表面應使用軟布蘸取中性清洗劑擦拭清潔,并在清潔后使用保養(yǎng)油擦拭保養(yǎng);其他材質可以參考設備生產廠家的指引。操作面板不宜使用清洗劑,一般情況下使用清水擦拭清潔即可。
2.內艙
日常清潔的內艙位置包括:內艙四壁、艙體頂部及底部、濾網、清洗層架及噴淋臂等。每日使用純化水擦拭清潔,同時去除可見污物。不同位置和不同類型的污物清潔方法如下:
(1)內艙四壁、艙體頂部及底部
這些位置常受水質、清洗劑、器械污染物的影響,殘留污垢的成分復雜,因此,除了常規(guī)清潔外。對于不易清除的特殊污垢,應選擇適宜的清洗劑,或咨詢設備生產廠家工程師的建議,進行針對性的清潔。具體方法可參考本章“第三節(jié)定期維護”。
另外,頂部及底部的結構較復雜,應根據不同設備生產廠家的結構設計特點,對頂部及底部的噴淋臂進行檢查和清潔,清理空隙內殘留的異物,檢查螺釘和其他部件是否丟失或缺損。
(2)濾網
每日運行前及運行后,應檢查艙底濾網是否有異物殘留,如棉絮,細小金屬醫(yī)療廢物等;還需移開濾網,檢查溫度傳感器深頭(圖2-7),如有異物黏附,可用清水沖洗或擦拭請除,溫度傳感器探頭為精密部件,清潔時需動作輕柔。
(3)清洗層架及噴淋臂
每日運行前,檢查清洗層架是否有污垢;檢查噴淋臂出水孔是否有棉絮、金屬及其他異物殘留,如有殘留應及時清理。對于不易清除的特殊污垢,如膠垢、銅銹或鐵銹等沉積污垢。

二、運行前的安全檢查
運行前的安全檢查即對清洗消毒器運行所需相關要素的檢查,如清洗相關介質供應、動力裝置、清洗劑等,以及對清洗消毒器外面、內艙及輔助設備的檢查。
1.檢查清洗相關介質供應
確認水、電、壓縮空氣、蒸汽(蒸汽加熱型的清洗消毒器需要檢查)等的開關和壓力表是否處于正常狀態(tài);檢查各項相關介質的壓力是否處于符合要求的范圍內。為了便于崗位操作人員對照檢查,可在相應的儀表處設置參數標識,如水壓3~5bar、壓縮空氣5~7bar、蒸汽壓3~5 bar等。
2.檢查動力裝置
蒸汽加熱型的清洗消毒器需要檢查動力裝置的安全狀況,如蒸汽減壓系統、蒸汽管道、蒸汽冷凝水管道等是否有老化、漏液和漏氣現象,如有上述現象應及時維修。
3.檢查清洗劑
(1)檢查各種清洗劑是否足量
確保清洗劑在有效期內使用,每日核查清洗劑的剩余量,確保符合使用要求。開啟后的清洗劑使用時間不宜過長,建議不超過1個月,或者遵循清洗劑生產廠家的指引。
(2)檢查清洗劑的各個抽吸泵
確認正確連接于對應的盛裝容器內,檢查清洗劑吸引管路是否通暢,確認無變形、扭轉、老化和穿孔等異?,F象,如有異常應及時調整或維修。
4.檢查內艙
確認艙體內側面用于連接清洗架進水孔的裝置開關靈活,固定螺釘無松動或脫落。
5.檢查清洗層架及噴淋臂
清洗層架及噴淋臂應穩(wěn)固、平衡、靈活,艙體頂部及底部的噴淋臂安裝應牢固。如有異常,及時維修后才能使用。
6.檢查艙門
手動開門的清洗消毒器應檢查手柄是否靈活、無松動,自動門的清洗消毒器應檢查開門按鍵是否靈敏,裝/卸載門不應同時打開。門密封圈應緊實,用手指按壓彈性好,無缺損、老化、膨出、裂開、異物黏附等。
7.檢查操作面板
確保顯示屏能正確顯示相關信息,指示燈正常工作。